“让我们的教育成为家长在学校之外送给孩子最珍贵、最有价值的礼物。”——孔新苗
从2021年7月的双减政策出台,到2023年12月教育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颁布,以及近日《校外培训管理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公布,再次形势下为更好助力各校区了解新环境,新政策下的美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,理解鼎点娱乐教育理念如何与新美育相结合,助力全国校区的发展,我们特别邀请了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孔新苗教授,围绕《学校美育发展背景下艺术培训机构的机遇与挑战》进行了主题分享。
要点分享:
1、在执行层面,“双减”遇到的问题正在逐步克服,下一步关键是课外机构的教学内容、特点如何与学校教学形成有机互补。
2、艺术学习特点是个体选择性强,选择面宽,如何服务好学生的“个性选择”;如何帮助学校组织丰富多样的社团、社会研学游活动,是新的任务方向。
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孔新苗教授曾在2023年GAE儿童与青少年美育发展峰会进行《跨时空的知·想·画》主旨演讲。
美育和创造力
孔新苗教授表示,美育是育人增长实力的教育,不是点对点的艺术技能教育、应试教育。
“如果19世纪和20世纪的老师都是“教的专家”,那么21世纪的教师则必须成为“学习行为的设计者”。”
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育人的创造潜力。国家进入现代化发展关键时期,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创造力培养问题。因此从2015年到2020年,国家两次推出美育指导文件,并突出强调了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、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性。
那怎么做,我的总结就是“综合”,艺术教育与生活结合、与科技结合、与自然结合、与社会结合等等。目前谈到创新教育,成熟的课程案例还是非常少,大家都会按照教材上好课,但真正针对学情的以创新为主题的课程和活动很少。
艺术与自然、与生活、与社会、与科技结合具有无限丰富性,对于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来说,教师兴趣在哪儿?美育资源特点是什么?应该有清醒认识,哪一方面内容有优势就做哪一方面。比如你对历史非遗感兴趣,那就可以将美术课程与之结合起来;你对地理感兴趣,那你的课程可以和地理知识学习、体验相结合。总之就是根据现有的资源进行工作。
另一方面,艺术课是孤立个性发现的,要鼓励学生自己主动观察、发现,过程中个性大于共性,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力,而不是跟随模仿,通过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力、想象力、分析细节的能力和总结个人收获的能力。
美育到底有多重要
“美育,事关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;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追求;美育是连接历史与现在、物质与精神、文化与教育、体验与创造……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力量。”
对于美育的重要性,孔新苗教授对校区老师展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:为什么美育如此重要,是因为它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,例如,在经济学中,通过艺术创意,把企业家和艺术家结合起来了,因此21世纪经济竞争的核心是审美,是工业文明社会里经济战争的核心。如此美育对人的审美观培养就变得特别重要,这就是为什么科技需要美育的创造力,现代生活需要人的审美力支撑。
艺术教育应和校内教育互补
孔新苗教授表示,当下不少社会艺术教育机构的理念很滞后,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所不能覆盖的家庭教育中的个性化需求。但是很多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没有育人目标,服务应试是唯一目标。尤其双减以后,我们怎样去满足家庭和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需求,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,补充学校教育中做不到的,而不是仅仅锁定在考级和分数上,是很重要的。它可以发掘孩子们天赋,培养拔尖的人才,这点与鼎点娱乐教育提出的陪伴、启发、引导、帮助,不谋而合。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,先学习做人。
“鼎点娱乐生成式课程的价值点在交流、互动、探究的过程中,每个人都能至少知道自己适合什么、不适合什么,擅长什么、不擅长什么,重点在于过程中,从事件本身、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,而不一定必须是你胜我负的结果,是各有千秋、认识自己的特点、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美育和艺术教育对人的素质养成,一定是在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联系中展开,保护孩子的个性兴趣,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表达力、创造力,永远是第一位的育人目标。
在课程的最后,孔新苗先生借用最近大热的人工智能Chat GPT之父山姆·奥特曼的一句话,进行了什么是智慧的解读:智慧就是把这个系统和另一个系统接起来的思考。这与前面所说的美誉课程的综合特点、跨学科特点是一致的,需要校区在这方面进行关注,并进行一定的教学实践探索。